首页 / 科技百科 / 正文

JEITA法测量flicker值

时间:2024-09-21 09:02:54

Flicker的两种测量方式

Flicker 指的是屏幕的闪烁。无论是 LCD 还是 OLED 屏幕,都存在着闪烁现象,闪烁既 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也容易伤眼,所以一般要求闪烁越低越好。 对于 LCD 屏幕,由于屏幕是垂直扫描,液晶分子在交流电压驱动下发生周期性的翻 转,再加上背光源通常采用 DC 或 PWM 调制方式,因此屏幕会产生闪烁。而 OLED 屏幕, 通常在高亮条件下采用 DC 调光,低亮条件下采用 PWM 调光,从而调节屏幕的亮度,因 此也会产生频闪。 Flicker 一般有两种算法,FMA 法和 Jeita 法,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1. FMA 法 FMA 法也称为对比度法,根据屏幕的最大亮度、最小亮度的差值与平均亮度值的比值 来评估闪烁值,单位为百分数。

2. Jeita 法 利用 FMA 法的计算方式,闪烁度不依赖于频率,它的值是根据亮度的 AC 构成和 DC 构 成来计算的,但人眼对闪烁的感知与频率有很大关系,人眼对低频较为敏感,频率在 20Hz 时人眼对闪烁的感知能力开始逐渐降低,当频率超过 60Hz 时,人眼就就几乎感知不到闪烁 了。Jeita 法是通过傅里叶变换,将亮度值随时间的变化,转化为随频率的变化,通过精 确测量每个频率对应的能量值,乘以该频率下的敏感系数,得到不同频率下的闪烁值的方 法,闪烁值定义为各频率构成与频率为 0 的能量值的比值,然后取 10 的对数,再乘以 10,单位为 dB。

《JEITA法测量flicker值》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排行

成长网提供支持 骄阳网版权所有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2 主办单位:广州小漏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251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