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玩数码 / 正文

什么是沉浸式课堂

时间:2024-11-19 22:01:00

沉浸课堂全文(5篇)

沉浸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哈里齐克森米•哈里提出,当人们在从事一项任务级别与其掌握技能相一致的情况下,人们会进入一种沉浸状态。处于沉浸状态的人们,会对所从事的任务和活动入迷,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任务活动中,从而获得一种忘却时间、忘却自我的心理体验。人们往往能在阅读、运动、艺术活动、玩耍中获得沉浸体验。沉浸理论提出后,最初被广泛运用在语言教学领域,而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沉浸式教学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沉浸式阅读教学的特点

沉浸式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同学们真正走入文本,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促成学生在文本、作者、读者三者中形成有效联结。在《“沉浸式”教学研究》一书中,详细提出了沉浸式语文教学所包括的七个特征。具体到沉浸式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其具备了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共生性。从课堂主体来看,沉浸式阅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沉浸,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一个深刻的了解,沉浸文本当中,才能有效带动学生沉浸。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沉浸文本中,以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走进文本,一同沉浸。

《什么是沉浸式课堂》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排行

成长网提供支持 骄阳网版权所有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2 主办单位:广州小漏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251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