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玩数码 / 正文

10KV侧常用三种接地方式

时间:2025-04-09 03:01:13

10kV常用接地方式分析

在10kV供配电系统的接地中,10kV侧中性点通常采用不接地、经小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面对这常用的三种接地方式进行分析一下:

一. 10kV 侧 采用不接地方式。图一中,10kV侧变压器绕组采用三角形接线方式,并未接地,当变压器的L3相出现图中的接地故障后,故障电流Id由于没有返回电源的通路,只能通过图一中所示的L1相和L2相的对地电容返回电源,故障电流 I d= I c1+ I c2。因为线路对地电容,尤其是架空线的对地电容很小,容抗很大,因此Id一般都很小。DL 5449-2012 《20kV配电设计技术规定》第3.5.2条规定,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小于10A时,可采用不接地方式。依据GB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第6.1.1条,高压配电电气装置的保护接地电阻 R b≤4Ω,那么出现图一的接地故障时,变压器外壳及PE线上对地电位升高为 U f, U f= I d * R b ≤ 10x4 = 40V,小于安全电压50V,不会导致低压侧出现安全触电事故; 这就使得10kV不接地系统内发生图一的接地故障时,10kV故障回路电源侧的断路器不必切断电源,只需发出故障信号,使维护人员能在规定时间内排除故障,避免出现上级断路器跳闸而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二. 10kV侧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随着城市用电负荷的增长,现今采用大量的埋地电缆供电,由于埋地电缆对地电容电流的增大,10kV电网的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基本都超过了10A而达到数百安培。单相接地故障电弧能量的增大使单相接地故障可转化为相间短路,那么不接地系统的保障供电不中断的优点就不存在了。因此现今城市10kV供配电系统大多采用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在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上级断路器跳闸以切断电源。如图二所示,10kV侧电源端变压器采用接地变压器经过小电阻接地。在发生图二所示的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经由 R b、 R b’ 和 R (小电阻)返回电源,这时的故障电流就比较大,足够使上级断路器及时脱扣切断电源;因为故障及时被切除,所以变压器外壳及PE线上也不存在对地电位升高的问题。

三. 10kV侧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DL 5449-2012 《20kV配电设计技术规定》第3.5.2条规定,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大于10A时、小于150A时,可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如图三所示。当出现图三所示的L3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 I d= I c1 + I c2 - I a,因电感电流Ia与电容电流 I c方向相反,所以电感电流Ia可以抵消故障电容电流 I c,一般采用过补偿,使得 I d<10A,这样故障点电弧瞬间自熄,从而方式事故扩大。变压器外壳及PE线上对地电位升高Uf与10kV侧不接地方式(图一)一致。

《10KV侧常用三种接地方式》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排行

成长网提供支持 骄阳网版权所有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2 主办单位:广州小漏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251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申明